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名人與咖啡】巴哈_音樂之父的咖啡清唱劇

巴哈家族 200 年間音樂人才輩出 , 尤其以世稱大巴哈的約翰 . 薩巴斯坦(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03.31 ~ 1750.07.28)最為出類拔萃 , 他不僅是巴洛克時期歐洲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 同時也是西洋音樂的開山鼻祖 , 故也有 " 音樂之父 " 之稱。
 
巴哈生前以管風琴的即興演奏風靡當世 , 就作曲而言 , 他的創作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意即以管風琴為主的 "威瑪時代 " , 以器樂曲和管絃樂曲為主的 " 柯恩時代 " , 以及以清唱劇及聖頌等宗教音樂為主的 " 萊比錫時代 "
 
巴哈在樂史上雖然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 , 但是離世之後他的音樂曾一度式微 , 幸賴孟德爾頌等 19 世紀初萊比錫音樂家的大力闡揚 , 才能輝煌於今世。
 
巴哈一生中結過兩次婚 , 第一任妻子是他的表妹瑪麗亞 . 巴巴拉 , 瑪麗亞為巴哈生了七個孩子 , 瑪麗亞因病去世後 , 巴哈再婚 , 第二任妻子安娜為巴哈生了十三個小孩 . 巴哈的二十個孩子中 , 有十個不幸夭折 , 但有四個成為作曲家 , 他們分別是威廉 . 弗里得曼 . 巴哈;卡爾 . 菲利浦 . 艾曼紐 . 巴哈 " 別號柏林巴哈或漢堡巴哈 ";約翰 . 克里斯朵夫 . 腓得利希 . 巴哈 " 別號布克堡巴哈 " 以及約翰 . 克里斯倩 . 巴哈 " 別號米蘭巴哈或倫敦巴哈 "
 

巴哈從沒有想過要保存自己的作品 , 而且在他在世當中他的作品幾乎沒有出版過 . 幸好第二任妻安娜將巴哈的作品一一騰寫留存下來 , 我們現在才有機會聽到巴哈的音樂。巴哈的音樂種類與數量繁多 , 共計 1080 號,第一首是第一號清唱劇,第 1080 首是賦格的藝術 . 目前所使用的巴哈作品編號為 1958 年德國音樂學者史密特 " 巴哈作品主題目錄 " 所定之 Bach - Werke - Verzeichnis " BWV " 編號。

,211號清唱劇「咖啡清唱劇」中, 只有三個角色:說書者、父親、女兒。女兒因為酷愛喝咖啡,讓父親十分傷腦筋,即使列出了多項禁令,也無法阻止女兒對咖啡的喜愛,後來父親說女兒如果不戒掉咖啡,就無法嫁個好丈夫。聽到了「丈夫」二字,女兒十分心動,因此表面上雖然同意父親的要求,但仍暗地決定婚後要繼續喝咖啡。此劇雖然只有短短五段詠歎調與宣敘調,但優美的旋律與精緻的樂器搭配,成為巴哈最受歡迎的清唱劇之一。
有人說巴哈很疼小孩 , 他有一個女兒喜歡喝咖啡 , 他就寫了這首咖啡清唱劇告誡她喝咖啡過量有礙健康。他不茍言笑的巴哈, 一改作風,幽默生動,非常可愛。

 
內容如下: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咖啡似乎是很奢侈的飲品。有一位妙齡少女嗜喝咖啡。管教嚴厲的父親,禁止女兒喝咖啡,怕她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
 
父親唱到:“講起我那女兒,每日無所是事事。就知道喝咖啡。”“你這個不聽話的孩子,壞女孩,你甚麼時候戒掉咖啡啊!”
 
女兒唱道:“咖啡的味道真美妙,千個熱吻,萬杯醇酒都比不了......
 
父親:“若不戒咖啡,不準你外出!”
 
女兒:“沒關系,只要能喝咖啡。”
 
父親:“不給你買漂亮的衣服!”(逐步升級)
 
“沒有也沒關系”
 
“不準靠近窗前看路過的行人,你的帽子上也不能有金銀飾帶!”(越來越苛刻)
 
“沒關系,沒關系,我只要咖啡。”
 
“你這頑固的女孩,你愿舍棄一切?那,你永遠都不能有丈夫!”父親惱羞成怒,專橫跋扈的下了最後通牒。
  
事態嚴重到必須在咖啡和丈夫之間做選擇。女兒唯有無奈的唱:“永別了 是永別了什麼?
 
 
 
延伸點閲Youtube聽聴這段雋永的樂章
http://capriccioterrie.jimdo.com/capriccio-my-column/%E5%92%96%E5%95%A1%E6%B8%85%E5%94%B1%E5%8A%87-coffee-cantata/
 
 
延伸閱讀: 清唱劇創作動機與背景清唱劇起源
起源於西元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它的結構與歌劇的組成大致相似,都有序曲、獨唱、合唱,不過它並不像歌劇有分幕,也不會運用佈景道具增加效果。
https://www.e-classical.com.tw/lifetime/flash_content.cfm?artid=1796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名人與咖啡】拿破崙與聖海倫娜島

法國最傑出的軍事天才「拿破崙」,歷史上有人這樣形容他「他有如雄獅,用火與劍,用智慧和韜略,把歐洲攪得天翻地覆」,1769年生於科西嘉島,1821年死於聖海倫娜島,一生充滿傳奇大起大落,從人間到天堂、再從天堂到地獄、從法蘭西帝國皇帝到階下囚、從羅曼蒂克的愛情追求到婚姻幻滅離異,生於榮耀歸於塵土,生死皆於潮來潮往的孤獨海島,他—拿破崙;堪稱是咖啡史上最具浪漫與悲情的英雄人物,享年51歲。 



拿破崙從年輕的時候就迷戀上咖啡,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咖啡狂,對咖啡很有概念對於咖啡品質要求甚高,巴黎大革命前,拿破崙還只是個年輕炮兵軍官時,曾在Procope(普洛克)咖啡館喝咖啡沒錢結帳,只好以軍帽做擔保品,再設法籌錢償還咖啡債。甚至於行軍打仗身邊總不忘帶著心愛的土耳其圓柱形手搖磨豆機、後人因此戲稱土耳其磨豆機為「拿破崙磨豆機」,紀念這位咖啡癡。

法國巴黎的Procope(普洛克)咖啡廳除了拿破崙在這邊喝咖啡之外,伏爾泰、盧梭、雨果、巴爾札克也都曾經在這邊喝咖啡、寫作。成為後來法國大革命重要的溫床。
咖啡廳門口的牌子上,就可以看到它的歷史~ 1686年至今。

 

拿破崙的私房咖啡堪稱一絕,咖啡泡好後,將楓糖放在湯匙上,再淋白蘭地點火,至焦糖香味出來,再與咖啡攪拌,可袪寒保暖。據說遠征俄羅斯時冰天雪地、天寒地凍,拿破崙就是靠白蘭地焦糖咖啡來取暖。後來白蘭地咖啡也流傳後世成為咖啡館的經典[皇家火焰咖啡]


拿破崙因滑鐵盧慘敗,被英國放逐至南大西洋的聖海倫娜島 (St.Helena),而該島的總督洛威(Hudson Lowe)得知拿破崙很喜歡喝咖啡,所以就有次去拜訪拿破崙時,順手要送拿破崙該島的咖啡,然而拿破崙卻要求他可以在島上自由行動不受監控,此時總督相當憤怒大罵:「跟他話不投機倒盡胃口,連咖啡都別喝了!」之後總督離去後,拿破崙的管家打算把咖啡豆丟掉,卻被拿破崙阻止:「不要暴殄天物,在這種鳥不拉機的地方,好咖啡是無比珍貴」這句話也是後來流傳的:「咖啡是聖海倫娜島唯一的美事」而聖海倫娜咖啡也因拿破崙這番話在歐洲聲名大噪。
 


拿破崙在島上第六年胃癌病逝前幾天,他的副官Marshal Bertrand寫下拿破崙苦苦乞討的情境:「過去叱吒戰場,令人敬畏的英雄,如今淪落到乞求喝一小匙咖啡,順從的像個小孩,此情此景真是令人鼻酸…」
 

"聖海倫娜"咖啡有何魅力呢?
韓懷宗的咖啡學這本書上,看到他對聖海倫娜的評價看法: [聖海倫娜咖啡每年的品質起伏很大,好的年份喝起來類似耶加雪菲,有柑橘香跟甜度佳,但果酸味較低。在豐富度上,還不如葉門摩卡來得飽滿充實。聖海倫娜咖啡之所以有昂貴的身價,應該是生產少、運輸成本高以及拿破崙的加持有關,值不值得就見仁見智了。]

您喝過嗎 ? 分享一下喔~


[延伸閱讀] 咖啡是聖海倫娜島唯一的美事!  http://city.udn.com/60324/2968815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名人與咖啡】抽象畫派大師畢卡索常在咖啡館出入

咖啡館是文藝歷史淵源的搖籃,咖啡館的價值-在於和人的互動,咖啡館一直以來都是畫家、作家、記者、音樂家聚集的地方。



回溯歐洲文藝思潮狂瀾興起之際,正是咖啡館發酵的時刻,距今一百多年前,未成名的作家、劇作家、畫家、社會改革者、藝術愛好者聚在咖啡館,談天說地,甚至將這樣的氛圍寫進他們的作品中,或是將作品呈現給咖啡館的顧客。1899年,畢卡索(Pablo Picasso)十七歲時,開始頻繁進出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四隻貓(Els Quatre Gats)咖啡館,並在這裡舉辦人生中第一次個人畫展。畢卡索也為咖啡館畫了一張海報,當成菜單封面。


四隻貓咖啡館深受諸多藝文愛好者青睞,像是畫家暨詩人胡西諾(Santiago Rusiñol)、雕塑家胡利奧·岡薩雷茲(Julio González)、作曲家以撒·阿爾班尼士(Isaac Albéniz)、建築師高第(Antoni Gaudí)等,他們遺留下來的波西米亞藝術精神,在今日仍營運的咖啡館中,依稀可見。
畢卡索為四隻貓咖啡館描繪的菜單封面。

畢卡索到法國巴黎發展期間定居在藝術家群聚的蒙帕納斯區,他和一票友人繼續在咖啡館談天說地,講論心中所得。當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有四家咖啡館:多摩(Le Dôme),昔日的藝術家能以一法郎,在這享用土魯斯香腸與一盤馬鈴薯,今日這裡則成了頂尖的海鮮料理餐廳;圓頂(La Coupole),充滿了大量新藝術裝飾,部分由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âncuși)和馬諦斯(Henri Matisse)創作;至於圓亭(La Rotonde),則以紅色長凳沙發和流蘇立燈呈現老舊時光的美好氛圍;菁英(Le Select),同樣有著新藝術裝飾的燈盞和鏡子組合成的壁面。
 
畢卡索在不同的咖啡館中,都留下駐足的痕跡,不論是畫作、畫展,都可看見飲食與他藝術創作並行之處。


【延伸閱讀】「世紀大師-畢卡索特展」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名人與咖啡】梵谷咖啡館 Café Van Gogh

梵谷(1853- 1890) 1853330,出生於荷蘭, 在其短暫的三十七年人生歲月中, 最後十年投注生命於繪畫創作, 留下超過800 幅的畫作,1200幅的速描, 不斷地得到後人的讚嘆及挽惜
 
梵谷的祖父及父親都擔任牧師的工作.梵谷十九歲時已在海牙的古伯畫廊分店中工作, 然而卻於數年後性情丕變, 1876年在巴黎被畫廊解僱, 開始其後佈滿荊棘,且充滿潦倒困頓的日子... 在擔任賣畫,教書,當書店店員,及傳道士都面臨失敗後, 1880年夏天當時二十七歲的梵谷決定當畫家. 梵谷的愛總是瘋狂而熱烈, 笨拙且執抝, 以至於屢屢為情所傷, 幾至體無完膚, 終其一生, 沒有成家也沒有子嗣.

 
梵谷曾在集會廣場(Place du Forum)旁的一家咖啡館先後畫了室內與室外的作品,室內部分是梵谷在咖啡館裡連續待上4晚所繪製,他用紅色和綠色呈現絕望的氣氛。不久後,梵谷大膽走向戶外繪畫,用黃澄澄的燈光與深藍色的夜空形成對比效果,這種在夜間畫人工照明的戶外寫生是梵谷所獨創,這幅畫作也就是1888年9月所畫的《星空下的咖啡館,"星空下的咖啡館" (Cafe Terrace at Night) 所在地 Palce De Forum,也因為此畫作而聲名大噪,而更名為 Café Van Gogh。
 
梵谷的夜間咖啡屋有分內景和外景 
有「夜間咖啡館night café」(內景)

有「夜間咖啡館café terrace at night」(外景)
不知你要的是哪一幅?

梵谷在南法亞爾((Arles))時期,沒錢喝咖啡的日子,老闆也讓他進來打撞球。位於集會廣場(Place du Forum)上的夜間咖啡館(café la nuit),在這裡,梵谷先後在室內、戶外都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取景。梵谷先後在室內、戶外都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取景。

「夜間咖啡館night café」:(室內)

昏黃的光暈,紅色的壁面,搭配軟綠色的桌面及撞球台,顏色對比強 烈。(紅綠補色對比)
http://loboh.com/trip/doreen1211/TPic/1612/vangogh-02x(夜間咖啡館內景)-1.jpg


「星空下的夜間咖啡館café terrace at night」(我猜你想分析的是室外比較廣為人知的這幅)
http://image.wetpaint.com/image/1/JVG7mxS7QHTNSU0JZya-9Q67433/GW284H425

● 荷蘭梵谷著名油畫作品《夜間咖啡館》
由於梵谷工作過度緊張,身心疲乏,因此晚上經常光顧離他住所不遠的拉馬丁廣場的咖啡館,用酒或咖啡來提神解乏。那裡燈火的顏色和室內陳設的紅、黃色,像白天的陽光那樣明亮,激發了他創作的激情。他曾說過:“我試圖用紅色和綠色為手段,來表現人類可怕的激情。”這幅畫是由綠色的天花板、血紅色的牆壁與不和諧的綠色家具組成的夢魘。金黃色的地板呈縱向深遠的透視,以難以阻擋的力量進入到紅色背景之中,反過來,紅色的牆壁背景也以均等的力量與之抗衡。而天花板的深重藍色壓迫下來令人窒息。他告訴提奧“我畫《夜間咖啡館》是想表現一種想法,即所謂的咖啡館就是讓人沉淪、發狂和犯罪的場所”。這幅畫,是透視空間和企圖破壞這個空間的逼人色彩之間的永不調和的鬥爭。結果是一種幽閉、恐怖和壓迫感的可怕體驗,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梵谷畫作「星空下的咖啡館」(1888年9月)
梵古偏愛南方天空不同的藍,他日以繼夜的描繪燦爛的星空,一如他給朋友的信中寫到「我對描繪夜景,夜晚的效果以及夜色本身著了迷。這一星期,我什麼事也沒做,就是畫畫、吃飯、睡覺。一口氣畫上十二個小時、十六小時,然後再一連睡上十二小時」。這幅「星空下的咖啡館」的星空滿佈藍色、紫色,就是不用黑色,足見他對藍色的偏好,是害怕孤寂所以不用全黑?還是因為就連夜晚,他也可以感受到熱情活力的召喚?猜想梵谷畫這幅畫的時候,心中充滿了對繪畫的熱誠,他的心情是興奮又愉快的!

「 藍色,總讓人想到憂鬱。但是藍是開闊與自由,是熱情與奔放。 
 天是藍的,海是藍的;天是廣闊自由,海也是廣闊自由。 
 還有,那梵谷筆下的藍,那藍的奔放靈動,連流雲也比不上;那藍的熱情熾烈,連鮮豔的紅也為之遜色。 
而、金黃色的地板呈縱向深遠的透視,以難以阻擋的力量進入到紅色背景之中⋯ 為什麼呢? 大家一起來尋找答案?

喝咖啡,聽音樂~體驗經濟文化,看梵谷畫就想到這首歌"Starry starry night"~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名人與咖啡】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 嗜咖啡如命

法國文學上的地位無人可比擬的大文豪巴爾扎克嗜濃咖啡如命,咖啡裡既不加牛奶,也不加糖,足以苦到讓胃麻痺,他曾說過:「我將死於3萬杯咖啡。」,有專家統計過,他一生大約喝了5萬杯濃咖啡。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520日—1850818日),是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者,與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並稱現實主義文學兩位劃時代的大師。他創作的《人間喜劇》(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說,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為完成《人間喜劇》龐大的創作計劃,巴爾扎克夜以繼日的連續工作20年。他經常每天晚上6點鐘上床,半夜12點起床,披上聖多明各式的僧袍,點起四支蠟燭,一口氣工作16個小時,在183411月間,一天要寫20個小時。巴爾扎克的傳記作家George Saintsbury說過,「沒有誰可以說清楚他到底是在生活還是在寫作」。

 

他作過這樣的比喻:“咖啡像引擎開動一樣推動了他持續不斷地進行寫作。連這個比喻也被當時人傳爲美談。巴爾扎克沒有咖啡就不能工作。不管他到何處去寫作,除了紙筆之外,總是把咖啡壺作爲第三件必備品。

 
隨身攜帶的咖啡壺是他選用的一種“特殊的紙張和某種特殊形式的筆”。巴爾扎克在讀了司湯達的長篇小說《巴爾瑪修道院》之後,很快就寫了《司湯達研究》一書,對《巴爾瑪修道院》大加讚賞。在這本書的封面上,不但印著一把咖啡壺,還有巴爾扎克的一句話:“就是這把咖啡壺,支援我一天寫16小時,最少也寫12小時的文章。”


 
有一段記載咖啡之於巴爾札克:「晚餐過後,他就開始準備對他意義深遠的咖啡,一種歷史性的咖啡,就連伏爾泰喝的咖啡也無法媲美。他很謹慎的煮著咖啡、很謹慎的親自去採購,因為這前所未有的咖啡是由3種不同的咖啡豆混合沖泡而成的:有波旁(le bourbon)、摩卡(le moka)及馬提尼克(le martinique)3種咖啡。先去白朗峰路上買第一種咖啡,再到老聖母修女會路上買第二種咖啡,最後到大學路買第三種咖啡。他在喝了咖啡之後,約晚上8點會回房間強迫自己入睡,半夜12點由他的僕人叫醒,日日寫作,直到英年早逝。

 
咖啡,讓巴爾札克可以一天工作18小時,不停的撰搞、修稿和校稿,強迫自己一天喝下大量的咖啡,甚至在《論現代興奮劑》一書當中,其中一個章節討論到咖啡,並且詳細的記錄下如何煮出高濃度的提神黑咖啡,和讀者分享他飲用咖啡多年的自身經驗和心得。甚至巴爾札克還研究出沖泡咖啡可怕而殘忍的方式「研磨、緊壓、冷沖、極少水量、空腹喝」,來達到快速提神,並且持久的效果。他描述當這樣的咖啡進到胃裡後,咖啡不斷強烈攻擊胃壁,胃神經叢發火,將火花傳到大腦。 接下來非常生動描述咖啡在體內的作用,他將寫作比喻成「作戰」,而咖啡則是幫助他領導軍隊打勝仗:「身體內部一切全都動了起來:腦中的想法動搖的就像戰場上拿破崙大軍的一支營隊一樣,奮勇迎戰。
 


 
延伸閱讀: 巴爾札克與咖啡(文/臺灣博物館說明員 陳信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