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名人與咖啡】貝多芬 每天親手精算60顆咖啡豆用虹吸壺煮咖啡


貝多芬的作息時間十分有規律,每天晚上10點休息,早晨6點起床,簡單的早餐之後就開始工作。貝多芬在動手作曲之前,總會親自算60顆咖啡豆為自己煮一杯咖啡; 為貝多芬寫傳記的Anton Felix Schindler所寫的傳記中記載貝多芬早在去世(1827年)的十幾年前,已經常用一支上下玻璃咖啡壺來煮咖啡。可見,當時用的是直立型虹吸壺每次都是一顆一顆慢慢地數,似乎非常享受煮咖啡的過程。一次,一位朋友在品嘗了貝多芬親手煮的咖啡之後,不以為然地說:“我本來以為你堅持放60粒咖啡豆,煮出來的咖啡會有不一樣的味道,原來也不過如此呀,你這樣做不是在浪費時間嗎?”貝多芬說:“咖啡的味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心的平靜。”原來,貝多芬是要通過數咖啡豆的辦法讓內心慢慢平靜下來,然後全心全意地進入創作的狀態。




哈哈~知道貝多芬為什麼固定親手精算60顆豆煮成一杯咖啡了吧?

想做好一件事情,就要讓自己拋開一切雜念,全神貫注,這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煮一杯60顆咖啡豆的貝多芬咖啡,發掘並體驗一點快樂同時感受一下貝多芬心靈,領略到一代音樂大師的人格魅力。


英國每日郵報根據《日常慣例:藝術家如何工作》(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內容畫製出藝術家如何善用24小時以圖形呈現報導音樂家貝多芬早睡早起,從晚上10點睡到早上6點,早餐僅喝咖啡,固定每杯以60顆咖啡豆煮成。跟莫札特截然不同,貝多芬每天花8小時作曲,而且出外散步時還隨身攜帶鉛筆和五線譜。晚上他會去酒館看報紙,睡前喝杯啤酒、抽抽煙斗。




延伸閱讀: 音樂大師貝多芬的【給愛麗絲】的創作故事:




18104月的一天,接近黃昏時,貝多芬獨處室中,消磨著傍晚的寂寞,他在等待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學生來上鋼琴課。窗外細雨綿綿,這樣的天氣,愛麗絲也許不會來了吧。貝多芬這時已近40歲,仍然孑然一身,眼前這流水落花春將去的情景觸發他感時傷世的落寞。他坐在鋼琴旁,隨意撫弄著黑白琴鍵。四周一片靜寂,只有窗前簷下不斷滴落的雨水,發出一串串錯落有致的聲響,那聲音單調,卻透出一種韻致。手指不由得隨著雨滴的節奏在鍵盤上滑動,撥弄出幾個音符,和著撲撲簌簌的雨聲,一遍一遍地反復著,流動著。漸漸地,一個音型形成了,它越來越清晰,由幾個音符生長成一個旋律,它自然天成,有如風行水上,緊緊包圍著音樂家,纏繞不去。一個感覺驟然降臨,攝人魂魄,這是靈感女神的降臨。貝多芬捕捉住瞬間的靈感,在鋼琴上不斷重複,又有新的樂思不斷湧出,不斷加入。貝多芬知道,一首精彩的鋼琴小品將要誕生,他抓起筆,飛速地把樂曲記錄下來,生怕它會逃逸而去。樂譜剛剛記好,門開了,是純真柔美的少女愛麗絲,秀髮上掛著雨珠,洋溢著春的氣息,在燭光的映襯下美好動人,受到感動的貝多芬當即拿起筆,在樂譜上題下了《獻給愛麗絲》。一首傳世名曲就這樣誕生了。

然而這故事卻是虛構的。 當年貝多芬完成此曲之後的確曾經題贈給一位女士,她的名字不叫愛麗絲,而是叫特蕾澤·瑪爾法蒂。18081810年,特蕾澤曾跟貝多芬學過鋼琴,貝多芬對她懷有好感。1810年,貝多芬特意寫了一首鋼琴小品贈給她,並且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蕾澤”。以後,這份樂譜一直留在特蕾澤那裡。所以,貝多芬1827年去世以後,在他的作品目錄裡並沒有這首樂曲。到了19世紀60年代,特蕾澤也去世,德國音樂家諾爾為寫貝多芬傳記,在特蕾澤的遺物中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諾爾在斯圖加特出版了這首鋼琴小品,由於貝多芬的親筆題字已經模糊不清,於是諾爾便自作主張地把曲名誤寫成《獻給愛麗絲》。從此,人們反而忘記了《獻給特蕾澤》的原名,而稱之為《獻給愛麗絲》了。該曲一經出版,立即傳遍歐洲,如今它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家喻戶曉,愛麗絲這個名字也隨之傳遍世界,甚至成為一個清純美麗的名字,有關“女學生愛麗絲”與這首鋼琴曲的故事也跟著傳遍人間。這個小故事雖然是編造的,但是由於編得合情合理,虛構的“愛麗絲”借著感人的音樂而深入人心,善良的人們寧可信其有而不願知其無,這是出於對美好的渴望與遐想。這首鋼琴曲流露出純真美好的情感,清純的意境中萌動著活力,給人的內心世界帶來一種淨化,人們願意在這種情緒中編織和傳誦美好的故事。
 
貝多芬曾創作過不少這樣的音樂小品,其中這首《獻給愛麗絲》最為著名。《獻給愛麗絲》全曲共有5個部分,主部先後出現了三次,主部之間有兩個插部出現,兩個插部分別塑造了與主部不同的音樂形象。樂曲的主部樸素流暢,裝飾性半音和分解和絃的交替使用像是一見傾心的娓娓而談,親切而風趣。主部與插部之間過渡得極其自然。第一個插部從小調式跳入大調式,使音樂從溫馨柔和變成熱情開朗,生機勃發。音樂巧妙地轉回主部之後,經過再現又出現第二插部,這次的插部情緒趨於沉穩,好像是經過人生歷練之後的沉思。緊接著,一連串飛流直下的琶音又自然地過渡到主部,音樂又回到純真溫情的氛圍,全曲結束在充滿青春活力的情緒中。

貝多芬寫《獻給愛麗絲》時已經40歲,人生的痛苦經歷折磨著他。但是,從這首鋼琴曲裡人們找不出一絲一毫痛苦的痕跡,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對生活的讚美,對人生的讚美、對愛情的讚美。貝多芬從不用自己的藝術發出悲泣的哀怨,“在痛苦中尋求歡樂”是貝多芬的人生信條,也是貫穿他全部音樂作品的人文精神。他在寫這首鋼琴曲時耳朵已經幾乎聽不見聲音,這些純淨絕美的旋律完全是從他高貴的內心世界流露出這音樂如泉,流入一切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人們心中。

給愛莉絲 (Für Elise) http://www.musicq.org/index.php?showtopic=44
 
轉載自部落格http://blog.udn.com/azhg/7623946
有關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給愛麗絲》的,我在八個月前曾經回答過類似的問題,現在重新整理提供您作參考~~

圖片參考:http://img206.imageshack.us/img206/4375/06006174xg4.gif
這首《給愛麗絲 Fr Elise》的原譜,是在貝多芬逝世四十年後才被人在遺物中發現(擁有者是〝泰雷塞‧凡‧德洛斯迪克〞),因此沒有人知道貝多芬是何時以及為什麼創作這首曲子?究竟“愛麗絲”是誰?已無從考證!不過,在本曲的原稿樂譜上,有作者的手蹟:「“為愛麗絲而作,1810427日,美麗的回憶,路德溫‧凡‧貝多芬”。」於是貝多芬專家『諾爾』將之抄下,回家後予以出版。

 結果,愛麗絲的尋人開始.....不料,有這名字的女性竟十分罕見,『諾爾』發現不是小女孩,就是老太婆。有位名叫『溫加』的貝多芬學者認為:「這本應是〝泰麗絲〞,是『諾爾』誤認為愛麗絲,因為貝多芬的字一向都很潦草,最後發覺情形大致確是如此。」

 在貝多芬的弟子中,有位美麗的女鋼琴家名叫『泰麗絲‧凡‧瑪爾法蒂』,在18105月,貝多芬向她求婚,所以,這首曲子可說是求婚之前為懷念所作的曲子,當時他三十九歲,她十八歲,當然以悲劇收場。

 請參考
 圖片參考:http://img401.imageshack.us/img401/775/lv044tb4.gif

貝多芬-給愛麗絲
 在貝多芬去世後的第二天,人們在他的一個秘密抽屜內找到三封沒有署名、沒有收信人姓名、沒有日期的情信,現被稱為〝給永恆愛人的信〞。由於信裡沒有收信人的姓名,後世很多研究貝多芬的學派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甚至演變成論戰~~有人說是:桂察第小姐;又有人說是和他訂過婚的泰麗絲‧凡‧馬爾伐提小姐.....大家所熟悉的《給愛麗絲》,本來是〝泰麗絲〞,由於在出版時校對錯誤而一直錯下來.....

請見
圖片參考:http://img401.imageshack.us/img401/775/lv044tb4.gif

貝多芬生平
 這是唱片曲目介紹對於此曲的解釋
 圖片參考:http://img401.imageshack.us/img401/775/lv044tb4.gi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