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譽咖啡界的茵赫特莊園,在其官網的資料中宣稱,直立型虹吸壺是1830年代,由時居柏林的Loeff所發明。
其實幫貝多芬整理傳記的Anton Felix Schindler小提琴家,據他記載中提到貝多芬早在去世的十幾年前,已經擁有一台玻璃咖啡壺,並常用它來煮咖啡。西元1827,貝多芬去世的那一年。因為1827那一年,普魯士(當時德國還未形成統一的國家)一份出版品中,已經出現了上下都使用玻璃,形似蒸餾器的虹吸咖啡壺的插畫,很明顯,那就是今日直立型虹吸壺的前身。可見,直立型虹吸壺至少在1817之前已經存在,只不過那個年代的資訊不像今天這樣暢通,不同地區的人,往往不知道別人是否已經研發了類似的產品。此外,那時也還沒有「德國」這個國家;今日的德國在當時,仍是分裂的大大小小城邦,如普魯士、巴伐利亞等,所以不像英國或法國那樣,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專利制度,也因此缺少了正式的專利文件。
在文獻中,直立型虹吸壺的第一份專利權,是1842年,由法國一位居住在里昂(Lyons)的女士,Madame Vassieux,nee Massot,所取得,專利號碼是No.13,013(見圖1) 當時申請虹吸式改良專利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商業化成功的則是法國的Vassieux夫人的虹吸式壺設計!(上面還有個法國皇冠般的球)。
虹吸式咖啡壺在法國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始終沒有等到紅透半邊天的好機運。20世紀中期,它分別被帶到丹麥和日本,才算初嘗走紅滋味。
關於Napier壺,其出現的年代約在1840年左右,這一點大致沒有爭議;最近《COFFEE MAKERS》書的第113頁,兩位作者,Enrico Maltoni & Mauro Carli 宣稱平衡型虹吸壺是蘇格蘭造船工程師,Robert Napier於1840年左右所創造。
可是,研發者是誰?是Robert Napier 還是他的兒子James Robert Napier ?Robert Napier(1791~1876)是一位造船工程師,在1840年之前,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Glasgow)成立公司,製造船用引擎。他的兒子,James Robert Napier(1821~1879),也是公司的員工,直到1842年,Robert Napier才將公司交給兒子掌管。在接掌父親事業之前,James Robert Napier另外創設了一間專門生產廚房用品的小公司,Napier平衡型虹吸咖啡壺,就是1840年前後,由這間小公司推出來的產品。不過,Napier壺並未申請專利,倒是19世紀的後期,有人在Napier的原始設計上作一點小更動,卻申請了專利。例如1890年申請專利的Robertson壺,只不過在Napier壺上加裝了水龍頭,使傾倒咖啡不必拆下金屬管;又如後來利用槓桿原理,能自動熄滅酒精燈,少掉手動熄火這項操作的皇家比利時壺。
日本人把虹吸咖啡發揚光大
日本人喜歡虹吸壺的萃取技術,他們一板一眼認真推敲咖啡粉粗細、水和時間牽一髮動全軍的複雜關係,發展出中規中矩的咖啡道。
唯美主義的丹麥人卻重功能設計,50 年代中期從法國進口虹吸壺的彼德. 波頓(Peter Bodum),因為嫌法國製造的壺又貴又不好用,跟建築設計師 Kaas Klaeson 合作,開發了 Bodum 第一支造型虹吸壺,並以「 Santos 」的名字問市。
虹吸式咖啡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總帶有一絲神秘的色彩,在台灣的咖啡發展歷史中,虹吸式咖啡壺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來所謂的研磨式咖啡(義大利式濃縮咖啡)大行其道,相較之下這種虹吸式咖啡壺需要較高的技術性,以及較繁瑣的程序,在如今分秒必爭的工商社會裡有逐漸式微的趨勢,但是虹吸式咖啡壺所能煮出咖啡的那份香醇是一般以機器沖泡的研磨咖啡所不能比擬的。
一般人經常對它是一知半解,甚至帶有錯誤的印象,通常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是有人對它戒慎惶恐,另一種說法呢?就是認為使用虹吸式咖啡壺不過是把水煮開、咖啡粉攪一攪就好了;除此之外有人認為虹吸式咖啡壺看起來很危險的樣子,其實只要是不當的操作每一種咖啡的煮法都有隱藏的危險性。
虹吸壺入門
作為虹吸新入門,該如何開始呢? 1) 挑選適合自己大小的虹吸壺
每次煮1到2杯(每杯約130cc),買2人份syphon (TC-2)。
每次煮2到3杯,可買3人份的syphon (TC-3)。
每次煮4杯以上,可以買5人份的syphon (TC-5)。
2) 挑對豆子
最好知道豆性。至少要知道豆子新鮮與否,要不,你如何確定是煮不好呢,還是豆子太爛?拿深焙的義式豆來煮虹吸就像拿淺焙的摩卡豆去煮Espresso一樣。如果是新入門的朋友,關於挑豆子一時不能拿定主意的話,建議多多研習咖啡知識,畢竟適合虹吸式的豆子與烘焙火候有很多的選擇。
3) 咖啡粉粗細
一般來說,煮虹吸的豆粉粗細刻度大約用小飛馬3號到4號之間為宜,咖啡的濃淡程度可以由咖啡粉量來控制。一般來說煮一壺咖啡粉水比1:15 也就是20g的咖啡煮出300cc的水量,當然根據個人的飲用習慣不同而不同。
4) 基本步驟:
(1) [上火]
燈火於下壺煮水, 水開始上升到(1/3) 約100CC時,用竹木攪拌棒前後左右攪平後,使用60秒沙漏開始計時
(2)
[攪拌]
第一次輕拌 咖啡剛開始沸騰沸騰時,順時針均勻攪拌三下
第二次是在沙漏的50秒左右進行最後一次均勻三次攪拌。
(3)
[冷卻] 迅速用準備好的濕毛巾包住虹吸壺下座,使咖啡迅速冷卻
A) 萃取好咖啡後,必須要輕搖上座杯身,慢動作左右搖晃上座輕輕將上座拔起,不能過於用力造成上座破裂。
B) 萃取好咖啡後,要讓上座的咖啡粉形成圜丘狀,突顯這次咖啡的成功
C) 將萃取好的咖啡倒入已經熱杯好的骨瓷杯即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